近日,2024年上半年房企成绩单陆续出炉。
除了备受关注的销售榜、拿地榜,近年“交付榜”也日益受到关注。伴随购房者置业愈发理性,消费者也更加看重房企品牌、产品力、交付力等,企业只有提升自身综合实力,才能赢得购房者口碑。
整体来看,数据呈现出两种趋势:一是与2023年同比,房企交付总量有所下滑。在2024年行业支持性政策频出的背景下,购房消费的起色尚未直接显示在数据上,行业整体还是保持着收缩的态势;其次,则是房企交付量的梯级分化差异相较于去年有所扩大。
榜单显示,15家企业交付套数超2万套,碧桂园、绿地控股、万科、中海地产、绿城中国、融创中国、新城控股、龙湖集团等8家企业交付套数超5万套,居首的碧桂园交付规模更是达到15.45万套,相较第二名整整多了107%。
以此考量,房企交付在数据上开始呈现分化趋势。不过数据之后的交付质量的比拼更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暗战,各家也是使尽浑身解数体现自家的交付实力。
从卖得多到交得多,从保交房到交好房,房企正式步入交付的分化时代。
蝉联交付榜首 碧桂园上半年交了15.4万套
在2024年上半年房企交付榜中,表现最突出的依然是碧桂园,前六个月总共交付了154500套,位列排行榜第一位。自房企交付榜诞生以来,碧桂园多年蝉联首位。
值得一提的是,TOP1的碧桂园交付套数约等于后两位企业总和;TOP1-5房企的交付套数已经是TOP5-10房企交付量的两倍,后序列房企交付量的差距更是逐渐放大。
碧桂园交付数据的一骑绝尘,一方面基于其过往的开发量,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内部对“保交楼”工作的重视。据悉,在碧桂园内部多次重要会议上,董事会主席杨惠妍表示,公司要上下同欲,快速反应,加强内部沟通和跨部门协调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,穷尽各类资源保障交房,咬定青山不放松,打好保交房攻坚战。
此外,总裁莫斌也强调,保交付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,现在更是成为政治的底线要求和企业生存的前提。立足自救、极限管理,把每一套房交给我们的业主,是我们的良心所在。
碧桂园之后,绿地控股以74400套交付排列第二位,万科以74000套交付位列第三。
综合来看,2024上半年,15家企业交付套数超两万套,8家企业交付套数超五万套。
这意味着,房企交付之间的差距或越来越悬殊,排名前列的房企,扛起了房地产交付工程的主要大旗。
从“卖得多”到“交得多交得好”
房企对交付关注的转变,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地产市场近年来的变化,即增量开发退出历史舞台,人们对楼市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预期开始转变。相反,更多人开始聚焦当下,关注生活和居住本身。
此外,2024年上半年住房需求释放节奏依旧缓慢,住宅期房销售同比下跌约三分之一,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减少约四成,房企预收款和商品销售面积延续两位数以上的跌幅,二手房价格降幅创历史新低。
销售是保证房企现金流最大依仗,市场回暖一再推迟,房企风险缓慢累计,进一步让购房者关心自己的房子能否正常交付,原本的产品设计会不会一再降标。
一些房企以牺牲质量保一时存活,但更多企业开始跨越周期转变思路,以“提前交付”“品质交付”“透明工地”等一系列措施换回市场对行业和企业品牌的信任。
例如河南焦作碧桂园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节点计划,以周为单位梳理、协调解决保交付的工作难点,并采取定期巡检的方式,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做好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,提前3个月交付,交付即办证。
2024上半年,龙湖在全国43座城市共计交付121个项目,约5万套品质住宅,20%项目实现提前一个月以上交付。
此外,国企如湖北联投濮园提前64天交付,实现交房即办证。中国铁建提前筹划并制定交付计划,提前半年组织一户一验,提前一个月举办工地开放日活动,提前一周梳理交付活动具体安排等,步步前置提高了多个项目的交付节奏。
中指院研究员指出,当前环境下,交付力能够串联从产品设计、成本、工程,到品控、服务跟进等全线条、各部门,是房企综合实力的衡量,亦是与购房者连接的重要窗口。
预计房企会更加重视围绕产品落地及优化服务两大环节,促使房地产全周期交付体系更完善。